针对心力衰竭智慧医疗起到有效防控 -凯发k8网页登录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我国目前有上千万心衰患者,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多数心衰患者,要么留在家里或在社区医院进行治疗,要么直奔三甲医院找专家。这样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治疗效果也十分有限。日前,在国内较早开设心力衰竭专科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又迈前了一步,启动了针对慢性心衰的新型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由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和家庭病床组成,将形成一个全新的心衰防治网络,完善心衰管理数据库,更好的为心衰患者服务。
数量增长,问题仍多
“我们现在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的防治、冠心病的治疗都有一个很高的水平,这些病人预期寿命延长了,所以最终走到心衰的人多了。一些儿童现在高血压、肥胖症、儿童糖尿病,实际上是上升很多的,使得我们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心衰病人会有一个较大的数量提升。”谈到心力衰竭今后的发展趋势,前来指导工作并作学术讲座的北京阜外医院心衰中心张健教授如是说。据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科出院病人最常见的诊断病例,也是医疗费用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心衰诊治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心衰诊疗模式仍然以每次医疗处理作为分析单位,而不是以患者疾病为中心,这样就导致治疗的各个环节互相脱节,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心衰患者正在不断增长。
从疾病管理到分层管理
早在今年二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在国内较早的开设心衰专科,引入“疾病管理”理念,形成心衰内科和心衰外科无缝结合的治疗新模式。近日,医院在所在的浦东新区内,建立起一个分层管理慢性心衰患者的新模式。东方医院心衰专科主任范慧敏介绍说:“因为心衰病人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从治疗来说,内科医生偏重于做支架,外科医生偏重于手术,而社区医生对于相关方面的理解还不够到位。此外,这份工作也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和支持,对疾病从社区医院到二级医院再到三级医院有全程的管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建立连通的网络,使心衰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新型管理体系,近日东方医院牵头举办了浦东新区心力衰竭重点学科群启动会暨学术交流活动,来自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七人民医院、公利医院、浦东医院、人民医院、周浦医院、长航医院和高行、潍坊、浦兴、三林、航头、金杨、陆家嘴、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和学科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东方医院心衰专科成立以来,一方面专注于自身实力的发展,除临床业务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同时开展了心衰流行病学、心血管免疫学、中药药效学、心室辅助装置、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这为心衰学科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一方面联合心脏内外科、中医、检验、超声、影像、全科等学科组建了心力衰竭管理团队,协同浦东新区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三级疾病管理网络,这为心衰的防治整合了广泛的资源和力量。这“一纵一横”的发展策略,将大大提升心力衰竭预防治疗的力度和广度,展现出了心衰专科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医院希望通过这一新模式的三年探索,能够提升区内医疗防治管理水平,并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战线前移,双向转诊
在分层管理工作中,一线接触高危人群的家庭医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浦东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晴闻向我们透露:“今年我们高行一共筛选了4850位左右的居民,发现了400位左右的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体重偏重、心电图与心超表现异样的人群。通过我们的全科医生团队,分级管理,找到高危人群,通过家庭医生预约,转诊到东方医院进行进一步筛查。”据悉,以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东方医院已建立了针对心衰患者的绿色通道,每周三中午心衰专科的医生会利用休息时间,为居民进行详细诊断。心衰专科主任范慧敏更在高行设立了专家门诊,方便居民就医。
另一方面,由东方医院心衰专科领衔申报的心力衰竭重点学科群和疾病管理卫生行业专项已获浦东新区的大力支持和经费资助,这两个项目也通过这次会议正式启动。项目将采用疾病管理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各级医院协同、智慧医疗辅助在浦东新区实现对心力衰竭的有效防控。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系统将是另一大亮点。“也就是说,今后可以实现数字化的管理,居民在家中发生异常,我们能够实现迅速知晓和医治,也实现更加便捷的转诊。”张晴闻如是说。
相关阅读
- 这省投资11亿,新建6000个卫生站2019-02-18
- 千亿蛋糕诱惑 多家公司加紧抢滩智慧医疗2017-06-01
- 卫计委李斌:重点支持几类医疗设备推广应用2016-11-21
- perficient:2016年互联网医疗指南十大必读趋势2016-08-03
- 报告称远程医疗护理系统将持续火爆,市场前景良好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