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开标!神经介入、外周介入启动集采 -凯发k8网页登录
神经介入、外周介入市场进入集采「暴风眼」。
01
报价设限 现场谈判
新一轮神经介入、外周介入集采来了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关于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公立医疗机构联盟接续采购的公告(三)》(附文末),公布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联盟接续带量采购文件。
(医疗机构采购需求量详见文末)
此轮集采周期原则上为12个月。目前各联盟医疗机构需求量填报工作已结束。
此次集采的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产品较多,部分产品仍为独家供应。从报量来看,头部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依然较高,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强生、雅培、库克等企业的需求量较高,参与报量的本土企业也较多,其中反映出近年来国产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的发展。
根据最新通知,接续采购将于2025年1月17日上午8:00-9:00正式报价,上午9:10-10:00正式解密。
此次集采的最高有效申报价设定,参考了此前的集采数据,据观察,整体高于此前集采平均价,也有部分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与此前集采均价持平。
神经介入采购目录、最高有效申报价如下:
外周介入采购目录及最高有效申报价如下:
拟中选规则方面,部分产品报价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即可中选,部分产品由现场专家根据各分包企业提交产品报价,结合价格及产品性能进行现场谈判,确定拟中选产品。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存在较大市场潜力,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点位较多。
以外周介入为例,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市场规模大约为96.25亿美元,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为9.74%,预计未来六年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1%,快于全球增速。
耗材价格高昂是行业渗透率提升的一项限制因素。同时,高端术式的普及和下沉尚需时间。近年来,国内医疗建设加速发展。据报道,卒中中心区县覆盖率已达50%。目前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正在市、县级医院大力推进卒中中心建设。以基层为重点,打造卒中专病分级诊疗体系,允许具备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静脉溶栓和取栓技术。
而在集采降价后,行业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
02
降价潮涌来,神经介入、外周介入市场生变
2023年,河南率先试水,将集采的大网甩进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领域。
这也是两大领域首次大批量纳入集采。彼时的价格谈判持续3天,两类耗材共计2323个品规平均降幅达53.6%,临床常用的神经介入球囊扩张导管由原来的17000元降至5000元。
据官方披露,采购结果执行后,预计河南省两类耗材采购金额将由每年24.6亿元降至11.5亿元,节约费用13.1亿元以上。
时间来到2025年,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领域已经成为多个重磅联盟集采的砍价对象。
就在今日(1月10日),河北牵头的血管介入全国联采开标,集采覆盖外周血管介入导引通路类、颅内球囊扩张导管类、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类、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等4类耗材,目前正在等待官方公布拟中选结果。
第五批国采已于去年12月开标,外周血管介入耗材集采结果预计于今年5月落地执行。
此外,甘肃省首次牵头组建24省联盟,开展外周血管介入类微导管(含套装)、微导丝、明胶海绵、栓塞胶、栓塞微球等5类耗材集采。共44家企业参与申报,企业中选率达到100%,产品中选率98%,平均降幅62.21%。按首年约定采购量和联盟省份平台最低挂网价计算,联盟省份可节约资金10.02亿元。
地方层面,安徽去年12月开展了颅内支架、取栓支架、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已公布。
从已开标项目来看,市场中外资企业的降价意愿明显提升,部分头部外资企业的降价力度甚至超过国产企业,这在以往的集采中并不多见。
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市场整体由进口品牌主导,国内企业仍处于跟跑阶段,部分产品尚无成熟国产产品供应。集采对于市场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变量。外资企业带头降价后,市场价格整体走低,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同时,前者的市场领先地位还将维持。
目前国内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企业的研发计划和商业化也在快速推进中,新品上市后,将对现有市场格局形成冲击。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产品力的提升和产品线的完善仍是关键。
【来源:赛柏蓝器械】

上一篇:2025,医院回款大提速
下一篇:加速降价!六大低值耗材集采来了
相关阅读
- 需求量公布!这四类耗材启动集采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