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高值耗材集采结果出炉!(附名单) -凯发k8网页登录
常态化集采下,国产神经介入正在加速突围。
01
三类神经介入耗材集采结果公布
近日,江苏医保局发布《关于江苏省第九轮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五)》(简称《公告》)。
《公告》中公布了神经介入支撑辅助导管(中间导管)、微导管(弹簧圈输送)、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含输送型颅内球囊扩张导管)这三类耗材的集采中选结果。具体如下:
长期以来,我国神经介入市场一直由外资品牌所主导。但在本次集采中,国内企业中标比例很高。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唯一的中选名额,也花落到沛嘉医疗旗下加奇生物。可见,国产品牌在神经介入领域的竞争力已显著提高。
意向采购量方面,参与本轮集中带量采购的医疗机构根据2022年度采购情况,结合临床需求,申报本轮采购品种相关参与产品意向采购量,意向采购量原则上不得低于2022年度采购量的80%。约定采购量为意向采购量的80%。
各品种意向采购量如下:
根据采购文件,本轮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省内具备本轮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对应手术资质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应按要求参加。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自愿参加。
02
国产品牌抢滩市场
机遇的背后是压力
神经介入类耗材集采正在密集推进,涉及的品类也更加广泛。
2023年3月,河南省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组织开展了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类耗材的价格谈判,集采平均降幅达53.6%,临床常用的神经介入球囊扩张导管由原来的17000元降至5000元。
去年北京开展的drg联动采购中,也涉及了神经介入领域的颅内覆膜支架、动脉瘤裸支架、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药物支架等产品。
在人口老龄化、保健意识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需求持续增长。根据《2022年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年脑血管病高居我国居民死亡率前列,于城市居民中紧随心脏病和恶性肿瘤后排名第三,于农村居民中仅次于心脏病位列第二。
相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神经介入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显著优点。伴随介入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以及集采带来的降价驱动,神经介入在国内的渗透率将逐步攀升,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此外,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已建成602家三级医院卒中中心,1125家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伴随着卒中中心规模扩张,神经介入技术的应用场景也被广泛拓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人民币26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3%。且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人民币371亿元,2019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2%。
基于可观的市场潜力,神经介入领域一度备受资本垂青。尽管美敦力、史赛克、柯惠等外资巨头依然在技术、渠道等方面占据优势,但国产品牌呈现出整体崛起的态势,沛嘉医疗、微创脑科学、归创通桥、心玮医疗等国内代表的商业化进程也正在提速。
2023年上半年,微创脑科学(神经介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沛嘉医疗神经介入业务录得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5.6%;创通桥神经血管介入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48.7%。心玮医疗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43%。
通过分析各自的企业财报,上述四家均在神经介入系列产品上多点布局。从市场角度来说,出于减少学习成本、降低临床风险、提高售后效率等因素考量,层级较高的医疗机构的确可能更青睐于同品牌全系列引进。
但前提是该品牌全系列产品的性能过关,以及兼具合理的性价比,这对企业生产、经营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外,神经介入领域处在快速升级阶段,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背后均为高昂的研发成本,国产品牌想要破局的难度可见一斑。
在市场、政策等各项利好下,国产神经介入获得了黄金发展机遇,但距离全面突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来源:赛柏蓝器械】
上一篇:医用设备,集采来了
下一篇:28类耗材集采,公布新进展
相关阅读
- 7大类耗材集采启动(附名单)2024-08-06
- 介入类耗材集采来了2024-07-23
- 京津冀“3+n”密集发布,5大耗材集采来袭2024-06-06
- 刚刚|国家发文:七大耗材「全国联采」将启动2024-05-23
- 6类耗材集采结果出炉(附名单)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