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与口腔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凯发k8网页登录
【摘要】口腔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3的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虽然治疗方法在进步,但口腔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仍低于50%。研究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十分重要,明确危险因素可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口腔癌的发生。乙醇是导致口腔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乙醇可导致口腔癌,但此结论在动物试验中尚未被证实。研究乙醇因素与口腔癌的关系需要同时分析饮酒量、酒的类型、饮酒习惯以及乙醇对不同性别的影响和烟酒的联合作用。饮酒和吸烟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同时吸烟和饮酒者因乙醇致癌的具体机制难以明确,然而戒除烟酒却是获得口腔癌有效预防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口腔癌;乙醇;流行病学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系统中,口腔和咽癌属于同一类,简称口腔癌。口腔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常见癌症中位居第7位,有2/3的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年龄超过40岁①②。
口腔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是美拉尼西亚,其次是中南亚①。美国口腔癌患者占所有癌症患者的3%~5%,每年超过8000人死亡。印度口腔癌的发病率约为9.8%,每年新发病患者为7.5~8万人。欧洲和美国低于45岁的年轻人的口腔癌发病率也较高③⑤。近年来,口腔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故其危险因素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乙醇致癌假说
长期以来,乙醇被认为是口腔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支持乙醇导致口腔癌的假说,但动物试验尚未证实乙醇可以诱发口腔癌。乙醇致癌假说的支持点主要包括:1)乙醇中包含可以致癌的物质或污染物;2)乙醇能产生对人类致癌的代谢产物;3)乙醇作为提高其他致癌物渗透力的溶剂,加重患者营养缺乏,阻碍致癌物降解,促使某些物质转化为致癌物;4)乙醇可提高细胞对氧化剂的暴露和抑制免疫功能等⑥。
口腔癌多是由正常组织先发展成为白斑,最终由白斑转化为癌。乙醇与白斑恶性转化的相对危险度(oddsratio,or)为2.37,即乙醇可以促使白斑向口腔癌转化⑦。此外,乙醇还可提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恶变率,且恶变率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这就提示,乙醇可能是口腔癌前病变向口腔癌转化的促进剂⑧。
2、饮酒量与口腔癌
不同乙醇饮料中的乙醇质量分数并不相同,研究乙醇在口腔癌发生中的作用时,需首先将饮酒量标准化,以便统计分析并获得准确结果。
1杯酒通常指的是125ml葡萄酒或330ml啤酒或30ml烈性酒,其中含乙醇10~12g⑥⑨⑩;而1l葡萄酒、啤酒和烈性酒分别含有乙醇94、40和317g⑾。此外,还采用威士忌当量(whiskeyequivalent,we)作为饮酒标准计量单位,1个we相当于28.35ml质量分数为43%的威士忌或340.2ml的啤酒或113.4ml质量分数为12%的葡萄酒⑿。
lissowska等⑥通过研究认为,乙醇与口腔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尤其是饮酒超过每周21杯者。franceschi等⑨认为,每周1~20杯内的适度饮酒并不增加患口腔癌的危险,而每周超过91杯的重度饮酒者的or为11.6,其危险度增加了近12倍。merletti等⑾发现,平均饮酒超过每天120g者患口腔癌的危险性较高,且其危险度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mashberg等⑿发现,吸烟因素校正后的饮酒者其口腔癌的发病率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故饮酒者需要注意适当控制酒量以达到远离口腔癌的目的。
3、酒的类型与口腔癌
口腔癌的发生危险与任何类型的乙醇饮料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类型的乙醇饮料致癌的危险度却不同⒀。güneri等⒁指出,烈性酒和啤酒所致口腔癌的作用强于葡萄酒,轻度和适度饮用葡萄酒无患癌危险,而适度饮用红葡萄酒对于全身健康还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blot等⒂认为,每天饮用2杯葡萄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险率并不高,但每天饮用葡萄酒超过2杯者,患口腔癌的危险率却呈显著的上升趋势。mashberg等⑿发现,饮用威士忌每天超过10个we者的相对危险度(relatverisk,rr)为7.3,饮用啤酒或葡萄酒每天超过10个we者的rr则为20.4,饮用啤酒和葡萄酒者的rr要高于饮用威士忌者,而饮用威士忌同时饮用啤酒或葡萄酒者的rr要高于只饮用威士忌者。饮用啤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险率上升,已经得到证实⑾。不同类型乙醇饮料的致癌结果不一致,部分原因是饮料中乙醇的实际质量浓度随着非乙醇混合物的稀释而发生变化,而患癌危险随其中乙醇质量的增加而上升⒀⒃。这就提示饮酒时,需要注意选择酒的类型以降低口腔癌的发病率。
4、饮酒习惯与口腔癌
lissowska等⑥⑨并未发现一些饮酒习惯,如开始饮酒的年龄、饮酒频率、饮酒持续时间和戒酒状况等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subapriya等③却认为,口腔癌的发生危险随饮酒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升高。hayes等⑩指出,戒酒仅能逐渐降低危险度,但患口腔癌的危险在停止饮酒数年内仍持续存在。castellsagué等⒀发现,戒酒至少3年才能明显降低患口腔癌的危险,而戒酒超过14年者的危险度与从不饮酒者接近。以上研究提示,适当调整饮酒习惯可有效避免饮酒行为的不利作用,而戒酒也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5、乙醇对不同性别的影响
negri等⒄发现,大多数人群的口腔癌好发于男性。在意大利,约60%男性和15%女性的口腔癌的发生与乙醇相关。suba⒅认为,假设饮酒低于每天30g的适量饮酒为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其危险度对于男性而言比较小,对于女性则无危险可言;而饮酒超过每天30g的重度饮酒,对于男性和女性均为强烈的危险因素。乙醇对不同性别作用的差异提示,乙醇的致癌机制十分复杂,在研究时要注意合理选择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构成。
6、烟酒的联合作用
既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发生口腔癌的可能性极低,而发生者主要是平均73岁左右年龄偏大的女性⒆。lissowska等⑥认为,从不吸烟者的饮酒与口腔癌的发生无关,但franceschi等⒇却认为,从不吸烟者的饮酒与口腔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危险度随饮酒量的增加而提高。talamini等调查发现,不吸烟者且饮酒低于每周35杯的or并不升高,饮酒每周35~55杯者的or上升为5.0,饮酒超过每周56杯者的or上升至5.3;而饮酒超过每天7杯的or,男性为4.4、女性为2.6,即不吸烟者患口腔癌的危险度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hayes等⑩发现,每天低于20支的中轻度吸烟且同时每周1~7杯轻度饮酒的女性,患口腔癌的危险度并未上升,但每天超过20支的重度吸烟且同时每周1~7杯轻度饮酒者和每天超过20支的重度吸烟且同时每周超过8杯的重度饮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险度上升;男性中,不吸烟但每周超过42杯的重度饮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险度上升6倍,不饮酒或每周1~7杯的轻度饮酒且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的危险度上升2~4倍,如果重度吸烟同时饮酒则危险度上升40~50倍。以上研究提示,饮酒和吸烟对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blot等⒂发现,几乎所有的口腔癌患者均有饮酒的习惯,几乎所有饮酒的口腔癌患者同时伴有吸烟,并且约2/3与吸烟和饮酒相关的口腔癌患者为重度吸烟和饮酒(吸烟史超过20年,吸烟每天超过2包和(或)饮酒每周超过30杯)者。饮酒者同时吸烟使患口腔癌的危险度上升,重度饮酒同时重度吸烟者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非饮酒和吸烟者,提示乙醇可加强烟草的致癌作用。烟和酒同为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在严格控制其中一种因素后,可观察到另一种因素与患口腔癌有明显的剂量相关关系,故提示每种因素都可单独诱发癌症。吸烟并非乙醇诱发癌症的必要条件,从不吸烟者或戒烟者口腔癌的发病危险仍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即单独饮酒也可诱发癌症,乙醇可能与其他致癌物质相互作用而致不吸烟者发生癌症。饮酒联合吸烟的危险要高于其中每个因素的单独作用,同时饮酒和吸烟可使危险上升大约10倍。因此,适当降低烟和酒消费的初级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7、乙醇因素研究的意义
总之,口腔癌系诸多危险因素在较长时间内联合作用所致,除吸烟和饮酒外,饮食、营养、病毒、口腔状况和遗传等因素也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虽然口腔癌的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但口腔癌的预后仍然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50%,较低的生存率提示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发现并确定口腔癌的危险因素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利于预防措施的开展,有助于口腔癌发病率的降低。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烟酒的不良刺激,保持充足、合理和均衡的营养等可有效预防口腔癌的发生。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达到避免或减少疾病困扰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pavia m,pileggi c,nobile cg,et al.am j clin nutr,2006,83(5):1126-1134.
[2]muwonge r,ramadas k,sankila r,et al.oral oncol,2008,44(5):446-454.
[3]subapriya r,thangavelu a,mathavan b,et al.eur j cancer prev,2007,16(3):251-256.
[4]llewellyn cd,linklater k,bell j,et al.oral oncol,2004,40(3):304-313.
[5]llewellyn cd,johnson nw,warnakulasuriya ka.joral pathol med,2004,33(9):525-532.
[6]lissowska j,pilarska a,pilarski p,et al.eur j cancer prev,2003,12(1):25-33.
[7]shiu mn,chen th.eur j cancer prev,2004,13(1):39-45.
[8]ho ps,yang yh,shieh ty,et al.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7,104(5):647-652.
[9]franceschi s,levi f,dal maso l,et al.int j cancer,2000,85(6):787-790.
[10]hayes rb,bravo-otero e,kleinman dv,et al.cancer causes control,1999,10(1):27-33.
[11]merletti f,boffetta p,ciccone g,et al.cancer res,1989,49(17):4919-4924.
[12]mashberg a,garfinkel l,harris s.ca cancer j clin,1981,31(3):146-155.
[13]castellsagué x,quintana mj,martínez mc,et al.int jcancer,2004,108(5):741-749.
[14]güneri p,cankaya h,yavuzer a,et al.oral oncol,2005,41(10):1005-1012.
[15]blot wj,mclaughlin jk,winn dm,et al.cancer res,1988,48(11):3282-3287.
[16]asakage t,yokoyama a,haneda t,et al.carcinogenesis,2007,28(4):865-874.
[17]negri e,la vecchia c,franceschi s,et al.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1993,2(3):189-193.
[18]suba z.pathol oncol res,2007,13(3):195-202.
[19]farshadpour f,hordijk gj,koole r,et al.oral dis,2007,13(2):239-243.
[20]franceschi s,levi f,la vecchia c,et al.int j cancer,1999,83(1):1-4.
[21]talamini r,la vecchia c,levi f,et al.j natl cancer inst,1998,90(24):1901-1903.
[22]dias gs,almeida ap.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2007,12(7):474-478.
下一篇:年轻恒牙外伤后的牙髓处理
相关阅读
- 人口腔癌细胞系的建立2011-11-07
- 口腔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分析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