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术动力装置 今年内按重庆标准造 -凯发k8网页登录
西山科技董事长郭毅军“逼”全球医疗器械两强降价
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毅军演示手术动力装置。
在刚刚揭晓的“2009浙商创新奖”名单中,重庆西山科技董事长郭毅军成为一位来自重庆的上榜者。谈到自己的老本行医疗器械行业时,这位出生于浙江诸暨、在重庆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感触良多。
“到目前,西山科技已经完成了今年4000万元产值目标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只有两条路:一是向空白市场要;二是向竞争对手要。”郭毅军说。
“向竞争对手要”正是郭毅军经商十年来的一个心结。据悉,今年内,国家有望出台以西山科技产品为蓝本的行业标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首次在与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的对抗中夺回市场主动权。
半路出家学医学工程
在郭毅军办公室书架上的显眼地方摆放着一张他与家人的合影,坐在老板椅上侧个身就能看到。“等儿子长大后,我会让儿子自己先摸爬滚打,和我年轻时一样先积累学识经验。”在谈到儿子时,郭毅军这样说。
“直到大学本科毕业后,我才对医学感兴趣。”郭毅军说,于是自己“半路出家”,转念了重庆大学医学工程博士。1994年学成后,加入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随即被派往重庆从事医疗器械产品研发、营销和推销工作,几乎区域内所有工作都分摊到他一个人头上。形势逼迫着这个青涩的毕业生把医疗器械企业的运营流程摸了个遍。
打工中发现巨大商机
正是在这样的磨练中,郭毅军发现了商机。“外科手术设备多是简易非专业的工具,病人做手术很痛苦,医生技术再过硬,如果没有专业设备的配合,也无法保证手术的高成功率。”郭毅军说,一些大医院倒是有这些专业工具,但以前几乎都是进口的,比如手术动力装置,价格一般在40万到50万元之间,而这些高价进口设备的使用成本最终是平摊在病人头上,导致病人的医疗花费居高不下。
“价格正好可以成为国产产品的突破口。”这就是郭毅军在1999年组建西山科技的原动力。
“逼”欧美进口设备降价
2000年,西山科技造出了第一台专业的手术动力装置样机,主攻脑外科,由于技术工艺过硬,不到3个月就被某医院采购。到今天,西山科技在全国的客户已有600多个。
“10年了,我还在不断研发新型的脑外科手术动力装置,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让手术成本能再低一些。”郭毅军掰起手指罗列出一系列数据:西山科技的设备价格目前多在十几万,最高的也不过二十几万;按“手术动力装置的折旧期6年,每年治疗100个病人”来计算,可以为每个病人节省300来元的手术开支。
正是迫于西山科技的性价比攻势,业内的两大巨头德国蛇牌、美国美敦力的相关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出现了松动。郭毅军向记者透露,国产与进口设备的价差已从2000年的十多万减少到了目前的5万元左右,进口设备的降价幅度在两成左右。
成中国业界标准制订者
与全球行业巨头的竞争,仅仅靠价格战是不够的。2003年,西山科技正处于市场全面打开前的蛰伏期,用郭毅军的话说,就是“饭都吃不饱”,但他却主动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要把西山科技手术动力装置的设计制作细节立为全国的行业标准。
此举当时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事隔6年之后,郭毅军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他从从不离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一叠行业标准报批函,报批的项目是“电动骨组织手术设备”(即手术动力装置),起草单位是重庆西山科技。据介绍,该行业标准已经在去年12月16日进行了专家评审并获得通过,这将是中国第一个手术动力装置行业标准。记者同时了解到,这样的标准以前在全球从未有过。
今年开建全国销售渠道
“今年西山科技将开建全国销售渠道,在23个省市自建办事处。”当谈到公司里那数十张空着的办公桌时,郭毅军一笑:人都派出去了。
“其实,西部区县对手术动力装置更有需求。以脑外科为例,现在只有少数中小型医院配有专用脑外科手术动力装置,大部分还在用不规范的工具来辅助手术。”郭毅军表示,目前这种医疗专业设备已出现向区县普及的态势,“西山科技的设备五分之三销往区县。”
人物简介
郭毅军:男,汉族,浙江诸暨人,1965年3月16日生,医学工程博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闻资料
手术动力装置:也可以称为现代手术电动装置的总动力来源,在该设备上,可以接上钻、铣、磨等多种功能工具,由其提供动力进行开颅、切除骨组织、钻孔等外壳手术操作。在去年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西山科技携该设备赶赴灾区,为医院救治伤员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