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在我国泛滥成灾 -凯发k8网页登录
近期,央视再度炮轰过度医疗,引用北大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的分析,很多心血管病人背着超过3个心脏支架,其实并非必要。时值济南市两会,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范桂玲建议,全面公示医疗行为和收费机制,严格执行药品阳光集中招标制度,并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现状调查
层层加码 1个心脏支架至少两三万元
早在2011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曾在提案里揭露医疗器械市场上存在的黑幕: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格高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钱。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2012年,曾有媒体报道,济南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曾因为心梗住院,接受支架治疗手术,先后被放进7个支架,前后花了十几万元。
国际上最权威的临床医学杂志———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美国有近半数不该放心脏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此前胡大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滥用心脏支架问题并不比美国乐观。国外很少有病人需要放3个以上支架,可在国内,不少病人被放5至10个支架。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在新加坡,医生如果让患者做3个以上心脏支架,必须书面说明理由。如果医生没有给出合理的理由,或做了更贵的支架,他的行医资格会受质疑。
医生自保
多检查避免担医疗责任
“我仅仅是一个普通感冒,来来回回检查就花了200多元,必要么?”市民路女士说。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患者到医院很担忧过度检查。
驻济三甲医院一位妇产科主任告诉记者,其实大部分医生也不想做过多检查,但现代医学越来越复杂,患者对医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一旦达不到效果,会追究漏诊等责任,很多医生为了自我保护,只能将检查做得全一点。对于病人主动要求输液的情况,医生有时便听从建议,对于可能存在并发症的病人,医生也往往采取对病人的“保护性行为”让其接受某些检查。
同时,患者对医学知识缺少理解,也陷入治疗误区。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包括合理用药在内的基本医疗素养仅为9.56%,能够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比例约为15%。
成因解析
投入缺位造成医院创收压力
2011年,全国医疗卫生投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7%,占当年gdp总量的1.7%;2012年,医疗卫生投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14%,占当年gdp总量的1.38%。济南卫生总费用占济南财政收入的8%。有专家分析,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财政投入占大多数公立医院全年需要费用的60%,此后逐年减少,到了2009年医改前后,占全部运营成本的20%,也就是说剩下的80%要靠医院自己创收。
“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院方对经济效益的热衷与追求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范桂玲在提案中写着,政府对医疗行业财政负担的淡化,医院经济成为主体,追求经济效益倾向,以致出现见利忘义的现象大大增强。
委员声音
医患信任需要建立“阳光制度”
如何走出患者对过度医疗的疑虑,促进医患双方互相信任?
范桂玲认为,尽管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靠医疗收费的积累主要靠医疗收入。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又制约了高水平医学技术队进步,医患矛盾进一步体现。而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注重经济收入忽视群众利益。这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最重要原因。为此应该加大卫生财政投入,发挥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对个体医疗服务行业监管、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
同时,医疗机构应全面开展公示医疗行为和收费机制。医院要做到“合理住院、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而且要明确公示。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改变管理体制,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阳光集中招标制度;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医患双方仅单靠一方是不够的。一些患者以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治不好病,就是医院和医生的错。只看重结果不看过程,尤其是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不少医疗纠纷就是因此而起的。政协委员建议辖区内医院公开主观病历,提高患者的信息知情权。由患者或家属在医疗过程中查阅,有利于消除患者疑虑。
上一篇:美敦力涉嫌盗用批号出售医疗器械
相关阅读
- 美敦力在蓉布局加码,建设糖尿病业务在华首个生产基地2016-01-11
- 慢病市场巨大,三大类医疗器械受益2015-11-25
- 全国百县将推广并规范植入心脏起搏器技术2015-10-10
- 跨国公司赠医疗设备被爆存黑幕:两三年可回本2015-05-27
- 庞大的慢性病市场争夺战:医械企业该走向何方?20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