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马年医疗领域投资创业的机会 -凯发k8网页登录
1 关注新领域,投资未来趋势。
移动医疗现在实际上都不赚钱,营利模式一直不明朗,为什么各方力量挤破头往里进?基因测序烧钱门槛那么高,估值那么离谱,为什么各方资本仍然心甘情愿往里砸?社会资本办医院涉及体制、编制、医保、诸多问题,医患关系这么紧张,为什么上市非上市公司都趋之若鹜要收购?实业家、投资家们的智商,真的比评论家们低那么多吗?
因为这是趋势,代表未来。90年代末的时候,没人清晰地预测到互联网是怎么赚钱的。 除了广告,各大网站就纠结于会员是否收费、邮箱是否收费。当时的巨头有的没撑到最后(比如一度是电子邮箱代名词的263和“中国互联网第一股”的中华网),有的差点倒在黎明到来前(三大门户网站的股价一度惨不忍睹,腾讯差点卖给网易),直到无线增值服务的出现,直到网络游戏的普及,直到freemium为大众所接受,再到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席卷。笑到最后的大佬当时都做对了两件事:一、活下去;二、增加用户量(过去是注册量,现在是下载量)和使用率(过去是点击率,现在是活跃度) 。
移动医疗、基因诊断、个性化治疗,这些都是趋势。所谓趋势,就是你要么主动拥抱它,要么被动接受它。前者和后者的区别,只在于时间和姿势,和由这两个因素造成的结果差异。 没有成熟、稳定、清晰的商业模式,也就意味着还没有难以逾越的垄断巨头(就像ge、philips、siemens在设备领域,j&j、medtronics在耗材领域,roches在ivd领域),或者说,下一个巨头,也许就是你。我的同龄人应该都玩过三国类的游戏,想想你从黄巾起义阶段玩起那种跑马圈地的快感,和从群雄割据阶段玩起的那种夹缝求生存的窘迫吧。什么,你说到了三足鼎立阶段?赶紧就近投靠一家,要不然三家联合起来灭你。
所以,我给创业者们的建议是:一、活下去;二、增加用户量和使用率,等待黎明。给投资者们的建议是:一、认定大方向,选对人;二、帮他活下去,增加用户量和使用率,等待黎明。不成先驱,便成先烈?好消息是,医疗的门槛、边际成本远远高于互联网,所以一旦度过了生存期,只要自己不犯错,企业是很难垮掉的,这跟互联网的赢家通杀不同。真的成不了巨人,也可以被巨人所并购,这是接下来想交流的第二点——并购。
并购,本质上就是:大公司直接获取产品、资质和团队,小公司直接进入渠道、品牌,双方共同节省时间、规避各自风险的共赢。
跟药品一样,跟普通工业产品、消费用品相比,医疗器械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资金、人力、耐心的行业(当然,一旦进入收获期,回报可期)。
首先,用户(医生、患者)高度理性,新品牌、新产品被接受和认可需要长期投入。这一点跟消费品、文化娱乐、互联网行业极大不同。所以你经常可以看到顶级大医院的主任们,还坚持用多年的老设备,这不是为了省钱;或者认准一个品牌的机器,这不是因为有回扣,而是他“用顺了”这个设备,从时间、风险角度都缺乏动力去熟悉和磨合全新的产品。要知道,多数优秀的赛车手是不会(假定规则允许)在正赛前换车的,哪怕这款车是迈克尔舒马赫推荐的。
其次,医疗器械从开发到上市,要过技术、注册、收费、医保四道门槛,每多一道门坎就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增大,意味着产品无法变成商品的危险。经常见报道说医疗器械是暴利,根据就是售价减去材料成本。按照这个逻辑,报纸的售价减去纸张的成本,算出来的利润率比支架还要高。所以,既然笔杆子可以让纸增值,那么,工程技术和医疗技术当然可以让支架增值。
最后,即使上市了,细分市场偏小,产品类型太多,客户往往先认可品牌,其次才是认可产品。这就是很多优秀的中小公司在创业初期“酒香难耐巷子深”的无奈。gsk事件中,很多媒体和大众把学术会议解读成了“医生旅游-商家埋单”的简单利益输送行为,这未免简单粗暴。事实上,学术会议本身是非常必要的。再好的医生也是实践中打造出来的,而学术会议给了不仅给了他们学习、借鉴、交流的机会,更是学习新设备、新药物、新方法的平台,不能因噎废食。要知道,即使是拿了回扣的医生,也不敢滥用自己不信任、不熟悉的产品。
综上所述,也正是因为这些典型的行业特性,美国、西欧历经多年,逐渐形成了大企业做品牌、市场,小企业做技术、产品的“哑铃式”分工。
笔者曾经在2011年末的文章里说中国企业正在进入这个阶段。而过去的一年,这个趋势开始明显。虽然收购体量跟欧美巨头比还很小,但战略思路是很清晰的。举几个例子。
迈瑞收购zonare,主要意图是获取核心技术,彩超不仅是影像设备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更日渐成为中国品牌从进口替代到抢占国际市场的主要阵地,迈瑞这个收购的目的性非常强,提高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仔细分析迈瑞十几次收购的企业,在“扩宽现有产品线”和“进入新领域”之间,目前看更得心应手的还是前一个领域。而迈瑞要想成为中国的ge、philips和siemens,还需要在后一个领域有更大作为。
微创收购wright的骨科业务,在支架增速变缓的情况下,开始转型进入骨科,这是美敦力、强生曾经走过的路。在骨科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下一个热点领域之后,战略意图已经无需保密,战术执行力才是关键。完成收购是第一步,整合会是更大的挑战。年末微创再出大手笔,收购强生的支架业务,这是战术性补足,双方各取所需,跟联想收购ibm有异曲同工之处。
很多人纠结说我们尽捡人家放弃的业务,这有些理想化。你要知道,迪亚曼迪确实不是巴洛特利,不是罗纳尔多,但恒大也不是尤文图斯,不是曼彻斯特。中国球队能买到意大利现役国脚,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乐普收购新帅克,从器械进入药品领域。如果说微创收购骨科像美敦力,乐普的收购则更像是雅培。刚刚宣布的时候不少分析师有疑问,认为新帅克的代理权是风险。我个人是很看好的,因为临床科室、最终用户是一致的,那渠道早晚是一致的,接下来就是团队的能力了。有意思的是,氯砒格雷的首仿药厂商信立泰也开始染指介入耗材领域,这一方面意味着对抗的升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药品 器械这个组合是大家都认可的。
乐普这几年是最体现“聚焦战略”的,设备(dsa)、耗材(支架、起搏器、瓣膜、封堵器、导管)、ivd(poct)、药品全部是围绕着心血管相关,如果团队在战术上能够实现战略意图,拿出好的产品,那非常有希望成为中国的雅培。
宝莱特的几次收购看上去都不大,但体现了宝莱特进入透析领域的迫切心态。对比2000多家透析业务的fresenius,宝莱特瞄准的是中国庞大的肾病人群。
另一个值得研究的是复星,如果说复星早年的收购是为了做大,那这两年让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是为了做强,从而做得更大。由于可以独立写一篇长文,此处就不一一累述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两个材料,一个是复星梁总对【大物流、大健康、大金融、大文化】的解读,另一个是复星每一笔收购的时机,和宣布后股市的反应。
复星的案例最能说明,并购最有意思的是,你要把一级市场是和二级市场结合起来看。有的公司业务上是亏的,大公司资金、资源注入,就盈利了。有的公司业务上赚钱能力很有限甚至是亏的(比如美国的3d打印),但股市对未来看好,市盈率高,从而在二级市场赚到钱反哺新业务。当然也有炒概念的捞一把就走的,但在医疗领域,如上面第一部分所说,这种相对其余领域要理性得多,恶意炒作难度相对较大。
相关阅读
- 刚刚!国家开会:鼓励创新医疗器械上市2023-07-06
- 展会通知 | 新疆乌鲁木齐医疗器械展览会2023-04-24
- 官方发文,一、二类医疗器械「实名制」2023-04-20
- 三部门发文,医疗器械「实名制」扩围!2023-04-06
- 4月起,这些器械领域迎来大调整!2023-03-29